2009-02-25

咱們小區門口見

科比意(Le Corbusier)曾說過:「房子是居住的機器」。
台灣所看到的大部分建築都像是只重視「住」的水泥機器,
而對上海人而言,在年年翻轉的房價下,房子是活脫脫賺錢機器吧?

初次來到上海,把外灘的萬種風情及城隍廟的小籠包先放一邊,第一件事就是找房子。先熟讀了兩岸租房看房用語,很擔心一出口就被識破是一個新來的台巴子(台灣鄉巴佬)。上了安居客、安家網…等,在網上看了合適的物件,就馬上打電話給仲介,要先想好想住哪個區城或是哪個具體的哪個小區(社區),並且要求一次要多看一些公寓;通常仲介很快的回覆,並約在某某路口及某某路口的小區門口見(這是上海講地點的準則,包括跟出租車的師傅),就打D(計程車)出發去。

上海的仲介們通常都是非上海人,本科畢業後發現做仲介較有賺頭,就加入這個上海人嫌累的工作,他們通常都很準時,穿著黑色西裝一臉笑容等待著你,有時一個人,有時排場可大了,甚至會有2~3個人一起服務你,到了小區前他們還會打幾通電話,跟屋子裡等的屋主或另一個仲介連絡。這邊的業主(屋主)大多不把鑰匙放在仲介,而跟其他的仲介連絡則是因為大家握有不同的房源,關係較好的則互通有無。然後會在小區前登記一下,跟物業(管理員)打聲招呼或登記一下。經過這些小手續,就要展看在上海的借房之旅了。(上海人管叫借房)

仲介開始介紹這個小區的地理位置,綠化、涉外人士(外籍人士)很多呀,是哪國人,他就會說你們xx人也很多呀!因為這個小區檔次很高,質量很好呀!! 在小區裡面會看到3-10棟相似的建築物,有高層(12樓以上)至小高 層(8-12)樓。如果想住在市區的話就往愈高層走愈好,有景又比較不會吵。我悠閒的走在裡面時,也會觀察一下這個小區的保全管理是否很好,因為通常仲介們都長得很像仲介,在每棟樓下面又會有保全,他們通常都會主動詢問。當然了我也會問問這裡是否有會所(club)呀?一年多少錢呀?才顯得不會太外行!

進到屋內,要詢問建築面積多少平方米(一坪=3.3平方米),是不是朝南呀,是正南還是東南?在夏天嚴熱冬天溼冷的上海而言,除了朝向,雙層的玫璃窗隔除躁音及冷熱也是要注意的。然後看看衛生間、主臥、家電、衛星等,是不是符合你的需求,一般來說會租房的大多是外地人,所以在房子裡面的需求都是可以談的,家庭式的二房或三房,冰箱、烤箱、微波爐、電視、洗衣機、寬帶、電話、還有dvd 播放機,真是應有盡有,借一句仲介常說的話,保潔(清潔)作一作,拎個包就可以住進來了。

然後看了滿意,談到價格,目前上海的房價小跌,經濟景氣影響,還是有議價的空間,而仲介多少報價都是有談的空間大概10-25個點(%),一般來說報價都是包括物業(管理費)的,如果要另外開發票的話則就要再加5個點(5%)。也可以跟他們談總數包發票及包管理費。那你會在心裡面納悶仲介費該給多少呢?上海是統一訂出是35%,很有趣的聽說連仲介費用都是可以議價的。而有時候如果你考慮後續再買房子,那仲介會為了想賺買房給你收的房價1%,而不收你得仲介費,但他可能就收屋主的仲介費而已,但要想想他會不會幫你爭取,不然沒付仲介費,卻每個月付比較高的房價。不同的小區因質感、條件、所以有可能在很近的地方,卻a小區比b小區貴,每棟小區裡面都有4-6種等的不同房型,加上是開發商統一裝修或業主統一裝修都差別很大。

離開前,有時因為仲介間彼此競爭很大,如果跟他們看了某五套房,這五最中要承租也只能跟他簽約的合同書,那要看清楚再簽,還要索取一張備份。

一次次的看房之旅,漸漸知道如何跟仲介打交道,也從中得到不少樂趣,常跟他們問東問西,初來上海認識不多都有機會從每個人身上學到東西。而如果覺得仲介不好,想換人呢?除了上網找我還靠朋友介紹,住上海的朋友說可以到喜歡的區域,很多小區附近一定有仲介公司。至於簽約呢?由於我在茫茫大海中,還在慢慢看房子,簽約這點沒經驗,等我安頓下來,當面來聊來借房的好玩事。

2009-02-23

上海夜生活初探

來上海不久,雖然一切未安定妥當,但心中覺得在六日夜晚要出去走動,
感受這座大城市的脈動;先後到了Bar rouge、The Glamour Bar、Lounge 18。

在情人節後的第一個星期六,打出租車到中山東一路外灘18號,先瞧瞧頗負盛名的bar rouge ,應景的玫瑰及汽球隨處散落在各處,昏黃的燈光與紅色的為主裝潢融為一體,音樂聲如同其他club震耳欲聾,漂亮的人們在夜晚過了12整點,漸漸湧入;在和幾個人攀談後,於是發現這是一個放在旅遊書上的地方,漂亮出名而卻不屬於長住在上海的人們,所以旅客會拿出相機拍照,宣告到此一遊。步出陽台,帶著寒意的風不時的吹,陽台上冷冷清清,跟室內形成了懸殊的對比;
站在附近的澳洲遊客說,雪梨的夜景更勝一籌,香港的夜景更有活力。而發抖的我眼中,上海的
外灘夜景竟然有那麼一點黯淡,特別是看到許多妓女混雜在飲酒作樂的人群中,不斷搜尋的那種眼神。

在夜晚真正熱鬧以前我們就打算離開,沿著樓梯下,發現另一家bar「lounge 18」,感覺不會太過喧囂,有那麼一點台北barcode的味道,穿著入時的男男女女,有人倚桌而坐,有人靠著吧台聊天,在人在鋪著木頭的地板上用腳打拍子、隨奏隨音樂扭動。在走一圈後,偶然遇到在台北認識的朋友,他們說這是一個屬於當地人的地方,朋友們會相約在星期五晚上約來喝酒聊天,或你一個人來,也總能遇到老朋友或是結交到新朋友,跟樓上bar rouge 那種觀光味很重的地方,相異甚大。離開時,著巴西嘉年華會的女郎穿梭在帶點中國味的club裡,有一種美妙的衝突感。

步出這棟帶點巴洛克的建築,早就聽說會有人向上乞討,要頭有不回的坐上出租車,在躍升為世界一級大城市的上海,上百元人民幣的入場費酒錢及抱著嬰兒乞討的婦人,形成了貧富的大距離,也許就是城市發展超速的一種過程。

而前兩天,因為在外出的路上掉了一只皮手套,而心情大受影響,不打算續去一個party,
但最終還是改變心意到達了The Glamour Bar,正因聽說這個party是由二個瑞士人策劃的,有時每一個月,也許每二個月,但通常都很精采,在晚餐後到達才過11點,正是夜晚才剛要開始,但寄物櫃已經爆滿,bar裡面已經是滿滿的人,瀰漫沸騰的氣氛,精心打扮的男男女女,手拿杯調酒,另一隻手隨著音樂不時舉高。穿梭在人群中法語、俄文、日文、韓文、英文、上海話、普通話…,感覺整個上海,不同國籍喜歡夜生活的人都聚集到此了。室外大概只有不到十度,人們著在厚重的外衣內穿著Party合適的服裝,Funny & sexy的dress code,感覺今年冬天合適的外出服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有西班牙精心又帶點隨性的風格、也有米蘭人有質感但作做的方式、也有不少摩登的中國風情,絕不是搭襯衫牛仔褲或球鞋。那天的晚上很適合看人,特別如果你喜歡看漂亮的男女,或你喜歡看男男女女對彼此進行情感狩獵欲望追逐的話。


上海夜生活的初探,如果問我跟台北有很大的不同嗎?我想如果你去那邊是享受與朋友喝酒聊天,也許不至於差異很大,但如果你愛嚐鮮享受觀看光鮮亮麗的男女,大上海似乎有更多的選擇。

2009-02-03

在飛機上的旅人












我們無法否認…
四處旅行總令人興奮。在心底深處,旅行讓我們得以自歷史、律法、壓迫感和令人厭煩的義務
中逃離,它代表了完全的自由…

(Wallace Stegner)(The American West As Living Space)


在「阿拉斯加之死」這本書中看到這句話,人正在瑞士,外面飄著雪,心裡再認同也不過。旅行好處不用我多言,大家都知道,旅行得以讓每個旅人開創新的眼界、體驗、文化…
第一次躺在結冰的湖、在雪地上奔跑、用鱉腳的外語問路、迷路也是一種體驗。

種種的美好,還是付出一些代價,就是在飛機上的時間,那些種種的等待時間。
到機場的時間、check in的時間、安檢的時間、登機的時間、轉機的時間、在飛機上睡不著的時間。

在蘇黎世登機後,班機遲遲不起飛,機長廣播由於天氣因素延後起飛。從機窗看出去工具車停在機翼旁,C說應該是在噴解凍劑,綠色的液體佈滿機翼;不久飛機慢慢在跑道上滑行,離原訂起飛的時間已經過了90分鐘。經過10幾個小時盯著機上的螢幕,一夜睡不著的身心疲備,飛機抵達曼谷機場,下班飛機登機時間只剩不到30分鐘,在機場奔跑時,這是自由嗎?加上從曼谷飛回台灣的路上,一夜未睡的頭痛,心裡忍不住一直咒罵,但心裡上還是說服自己,這也是一種旅行的經驗。

不禁就在想,在飛機上過日子的那些旅人,他們能直正享受移動的過程嗎?

上次在從歐洲飛回台灣時,遇到一個廣州商人,他從南美飛回中國,他說花在移動的時間已經超過31個小時,經過3個機場,他有一種再也坐不住的感覺,但他說為了工作及在安地斯山脈山無語倫比的美景,在飛機場及飛機上的時間,每三個月一次的移動只有勉強忍受。

某日晚宴上,坐在我旁邊的這位瑞士先生,也是一個常旅行的人,多是商務旅行,2個小時前人還在機場,他說如果班機延誤他還直接打算從機場過來;一個星期出差到二個以上不同的國家,他說他的地址有三個:住家、機場、及飯店,他說對付坐飛機他已經練就一身好本領,說睡就睡,即使12小時的時差,對他來說也是小事情,機上少了打話電話的打擾,他在機上還可以享有安靜的閱讀時間,但他說對於某些私人的重要日子例如生日,一個人在機艙渡過仍讓他難受。

聽過一個年長的女士談著她坐到駕駛艙的經驗,我猜想她在飛機上的時間應該很享受,因為她都飛頭等艙,可以躺平好好的睡一覺。

我想除了少數人(有錢人及飛機迷),使用飛機為移動工具的人,大多因為到達目的地被迫接受了飛機旅行的不便。2009的我因為飛機上無法睡眠,而一肚子氣,但較於百年前的旅行,飛機帶來的快速移動的的確確也造福了旅人;儀式般的check in、登機、坐飛機、下飛機,宣告你已經「旅途中」,特別是出關後護照上蓋的飛機圖案,代表你已經到了不同的世界,那種暗示的快樂是不可言喻的;相較之下開車跨過國界顯得不知不覺,甚至有點平淡。

飛機上的光景像個小小社會,有穿著襪子走來走去的人、打呼聲大到無法忍受傢伙,嬰兒的哭聲與引擎聲,隨選視訊上的光影、空姊笑容可掬;我想大家心裡都在期待下機那一刻,展開旅行。帶上二本好書、及搞懂機上娛樂設備、用飛機餐把自己餵飽、好的旅伴,開放的心態;飛機旅行不便在旅行本身的光彩下顯得微小而模糊。

飛機旅行的不便,只會阻止那些藉口說不喜歡坐飛機的人,而不是真正的旅人,我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