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30

Zurich West 區域演化與重生

報導 / 歐洲:Zurich West 區域演化與重生
你對蘇黎世的印象是如何?是連續多年在調查中獲選最適合居住的城市,或旅遊書上那些西裝筆挺的銀行家,穿梭在昂貴商店林立的班霍夫大道 (Bahnhofstrasse)間,又或是不亞於東京的高消費?蘇黎世位於瑞士的德語區,是瑞士商業及藝術的文化中心,它也是瑞士最大的城市,即便它的面積大約是台北的三分之一, 居住人口也不到台北的二成。一般瑞士人對德語區的印象是井然有序,就像在歐洲著名的漫畫Asterix and Obelix裡面所嘲弄的瑞士,那麼典型的條理及整潔;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為什麼會開始對「Zurich West」感到興趣,因為它有別於蘇黎世像森林公園一般的面貌。


Zurich West常見,很不規矩的塗鴉
杜拜塔隨著金色的夢漸漸燃燒殆盡,淪為競逐天際線的國際笑話;上海因為2010年的世界博覽會正在急步趕上世界的水準,雖然現在看來上海像個城市工地。人、 街道、建築物,城市不是載體,卻像是一個有機體,在人為意識行為下或是無意之間,日日夜夜演變進化。記得歷史課本上說著,蒸汽機的發明帶動了整個工業化的進程,1890年這個火車頭開進了蘇黎世,佈上了鐵道再來就是工廠,小小的蘇黎世有大部分是鳥語花香且舒適宜人,而過客沒注意到是在西區角落的工業 區,1980年後鐵道猶在卻不似從前那樣繁忙,取而代之是寬闊的高速道路;而成天整日運轉的造船廠或肥皂工廠,隨著日漸昂貴的土地成本、產業淘汰或轉型,搬 移或清空廠房。於是從Limmat River 及鐵道延伸甚至到Europabrucke橋的區塊,約莫1.4平方公里的面積於是安靜下來,碩大的工廠像個沒了內臟的怪物站在日落的角落。



Steinfels 現址林立的異國餐廳
在 90年代中期結束的瑞士肥皂品牌Steinfels,在18世紀末買下蘇黎世郊區的一塊土地,隨著事業成長需要更大的廠房,但城市化的發展卻讓工人腳踩的 土地比肥皂還值錢,於是廠房搬遷到更遠處,總部還留在原地;如果是住宅可以轉賣出租,但空盪的廠房空有增值的土地,建築物卻不再符合經濟價值;80年代初 Eric Steinfels 是瑞士著名肥皂Steinfels的董事長,他向家族提出了把閒置的廠房轉變成有價值的高級住宅及商業用地,其父親及哥哥卻極力反對,他也遭到眾人的訕 笑,當時的Zurich West只有快速高架公路、鐵道還有更多的廠房,蘇黎世的紅燈區Langstrasse也在不遠處,還有外來移民帶來的犯罪問題,一般人很難想像在工廠旁的高級住宅及消費的人潮;他積極與蘇黎世政府接洽地土變更的可能性,由於沒有前例依循,他更攏絡了當時極有權勢的左派政治人物,以利推動這項計劃,但他還 沒完成前就被家族趕出事業體系,不過有幸的是這項計劃終究在他的理念與堅持下在六個月後獲得最終的支持,於1988年向政府提出正式申請獲淮。


著名的Schiffbau文藝中心
同個時期在工業區內有相同問題的民間企業,也在運籌類似的計劃,在1990年起蘇黎世政府為了城市競爭力及都市更計等目地,把眼光放到這塊大面積的工業區, 都市化的過程,城市的容積及生活需求更多元化,但卻缺乏大面積的商業與居住面積,在政府及民間企業的推動下,重新行銷規畫這塊區域,以滿足新的城市生活型態,包括城市開放間、空間轉型、交通動線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蘇黎世電視台攝影棚附近的那棟建築物,於2000年,各方的凝聚力下,名為造船路上的 Schiffbau (原為造船廠,製造可容納超過百人的船隻,供在蘇黎世湖上運行),在紅磚廠房下進駐了漂亮的餐廳、Jazz酒吧也都靠岸了, 原來在市中心的劇場空間不足,便把一部分的戲帶進了船廠上演。Schiffbau帶來了藝文的氛圍,先是表演的舞台,再是藝術家及愛好文化活動的人 們,Schiffbau實驗性的登場讓整個場域的氣氛提升,不單只是消費的氣味。



Freitag包包總店
Zurich的商業學校也座落於此


















今天的Zurich West成為城市中最常被提起的區域之一,人們談論到這個有吸引力也最貴的區域,代表聚集商業、文化及住宅的平衡;原來的Steinfels肥皂公司原址上,正是30年前Eric Steinfels想像是電影院、異國餐廳、有美好景觀的頂樓酒吧,你可以想像就像台北信義區的華納商圈但卻帶點工業的況味,路邊的塗鴉及高架橋呼嘯而過 的大卡車都再再提前你西區的歷史,但十幾年前似乎很難去想像這樣的轉身,四處漫走,不少大型機具正在動工,於2012年蘇黎世的天際線會出現一棟126公尺高的複合式建築,辦公室、高級公寓、商店與餐廳,而蘇黎世大學也將部分校區擴展到此。

我邊走邊想著上海的新天地田子坊,及上海當地政府不斷想複製的創意園區,也想像著台北的華山藝文中心多年後的景況。

全文原載於樂多新文創線上誌

2009-11-26

(500) Days of Summer 關於某個季節





         NOTE: THE FOLLOWING IS A WORK OF FICTION. ANY RESEMBLANCE TO
PEOPLE LIVING OR DEAD IS PURELY COINCIDENTAL.




ESPECIALLY YOU , JENNY BECKMAN.




BITCH.




電影一開始三個畫面簡短的文字,讓人好奇誰是Jenny Beckman,原來與導演Michael H. Weber合撰劇本的Scott Neustadter,過去曾經愛過這個女人,最後被傷害了,呼應電影中男主角Tom(Joseph Gordon-Levitt飾)的好友的一句台詞,要忘掉一段戀情就是將它寫出來。


旁白帶著老成的口吻說著這不是一個愛情故事,再告訴你一個男孩遇到一個女孩,女孩的名字叫Summer(Zooey Deschanel飾),所以我想這個故事在講某個季節。


過去的某個季節,遇上某一個人你淪陷或你讓別人淪陷的過程;電影裡Tom特別浪漫,Summer不相信愛情,但性別又如何,個性的複雜不能只用男女區別;電影牽動你的是哪一個片段?你的自我投射是Tom無可救藥的浪漫,或是Summer輕挑自我,也可能想起電影裡某個情愛追逐的片段、調情的眼神、很在乎卻要掩飾的心情、女孩輕輕倚著男孩畫面、一個似曾相識的吻、某個因傷心到睜不開眼的早晨…。


過去導演執導mv的經驗,的確這部電影也增色不少,某些片段的動畫把我們帶入Tom的某種精神狀態或幻想,音樂適時的播放填滿了畫面說不出來的曖昧氣氛,旁白把故事說得更動聽,電影非線性陳述,就像回憶一段感情,有時跳到第一次見面難忘的記憶,又是想起某天的爭執、像偵探尋思記憶的片段並搜集一切可能失敗的原因。電影的顏色,透過愛昏頭的Tom眼中看來,Summer出現時光線特別柔和顏色特濃,她藍色的眼瑰麗的唇,她是Tom的是真愛,即便她還不太確定是愛情還是取暖,當下的她只明白不要一段「關係」。


套用公式的愛情電影看來煩膩,帶著真誠的微笑相信就能打動人心,通俗的經驗卻不一定要庸俗化的呈現,一個簡單的故事,換個說法、另一種表達、畫破刻板的角色定位,在電影中看到個性中某個部分。


畫出時間及空間座標,我們以光速向未來前進,轉身某個夏天已經在身後。




參考資料:

 *發行公司   Fox Searchlight (Wiki)
 *電影        官網(英/有音樂聲)  Wiki   Imdb  預告

2009-11-24

歐陸的咖啡香氣




在歐洲大陸的秋季,早晨一般是無精打采的,遠方天空才剛露出一絲曙光,人們著睡袍緩緩走向廚房,把咖啡豆磨成粉,放進咖啡壺中,爾後在底部加點水,放到它專屬的加熱底座,轉身處理優格或麵包,耳邊傳來噗嚕噗嚕的聲響,濃郁的咖啡香從壺嘴飄散整個屋子;如果你走進義大利人的廚房,大概都會看見1933年起襲捲BIALETTI咖啡壺。 鋁製或不銹鋼、2人份或4人份、圓柱型或經典的八角型,講究的Brikka或隨意的Moka Express,那壺身上一個右手向上指並留著小鬍子的男人,也正是歐洲咖啡文化的一個縮影。




阿拉伯人開始飲用咖啡,15世紀才經由威尼斯商人把咖啡帶入歐洲,也據說第一家歐洲的咖啡廳就在義大利水都,任憑一開始保守天主教勢力,對這種香味特別的黑色液體有所反對,但仍然阻止不了這種讓人成癮的飲品,成為歐洲文化的一部分,在早晨、下午或晚飯後都是義大利人飲用咖啡的時間,一般義大利的咖啡沒有想像中花俏,但他們卻很堅持,即便是1歐元一杯站著喝的Espresso,小小一杯高壓萃取黑色液體,表面帶著一些油脂泡沬,一口飲下濃烈暢快,義大利人說好的Espresso千萬不能加糖;而通常只在早上喝的Cappuccino,義大利人也有他們民族的驕傲,即便你待在再普通不過的B&B,點上一杯Cappuccino,用湯匙攪拌,嚴格規範細緻的奶泡要以螺旋狀沉入咖啡中,咖啡奶香溫醇融合,讓人感動回味不已。走在義大利街頭,大概不常看到星巴克的招牌,義大利人帶著誇張的表情說星巴克的奶泡會刮人嘴。我們所熟知的星巴克就是在1984後,受到義大利咖啡文化影響才轉而專售義大利濃縮咖啡,無怪義大利人對星巴克的文化反銷十分反感,如果你到義大利點一杯拿鐵Latte你只會得到一杯牛奶。(Latte在義大利文的意思是牛奶)


歐洲人認可的咖啡文化除了義大利,另一個就屬於歷史超過300年的奧地利維也納咖啡,維也納的有不少名聞遐耳的咖啡廳,跟義大利南歐風情不太相同,到維也納喝杯咖啡,端上的除了咖啡,通常還有一片苦甜巧克力或精巧的小餅乾,端盤上還會有一杯白開水,讓你消磨時間,談音樂、時事、或是話文學,在咖啡廳裡看報章雜誌,沒錯這就是維也納的咖啡文化;在維也納喝咖啡,一般人還會再搭些咖啡廳自家烘培的精巧甜點,例如烤蘋果捲或是Sacher Torte(巧克力蛋糕帶有杏桃醬,最有名的在Hotel Sacher),如果你想吃點正餐,香腸或是著名的維也納雞排都可能在菜單上看到,維也納頂著音樂之都的美名,有些咖啡廳晚上還有會鋼琴演奏或是詩歌朗讀。300多年前由Kolschitzky因為戰爭從土耳其學習到咖啡的精瓍,自此維也納就不斷發生質變,最傳統的加糖加牛奶,或像極了咖啡牛奶的米朗琪(Melange) 或是咖啡中加入酒的馬車夫(Fiaker)…花樣種類繁多。到了 19世紀,咖啡廳成為文學家、音樂人、政治家辯思的地方,自此咖啡與文化活動的曖昩情份就跟到左岸喝咖啡一樣充滿了人文的氣息。


而台灣人最熟悉的歐陸咖啡文化除了義大利該是法國吧!媒體上不停重播的法語旁白、塞納河畔的景色、香頌歌曲,但之於歐洲人來說法國的咖啡本身並非特別有名,有名本身是左岸,還有從沙龍文化轉變而來的咖啡廳文化,那些去咖啡廳的藝術家、文學家及哲學家,最終我們對巴黎無限的泿漫想像,讓我們追尋著海明威又或西蒙波娃的腳步來到巴黎,巴黎的咖啡文化跟左岸當然不可分,其中最有名的二家咖啡廳就是緊臨彼此的於雙叟咖啡廳(Cafe les deux Magots)及花神(Cafe de Flore),坐著喝咖啡看著聖傑曼大道(Boulevard Saint-Germain) 上的精品商店及行人,又或坐在咖啡廳的巴黎人對旅人來說才是最美的一道風景。

隨著星巴克在全球的布局,Espresso咖啡文化從義大利被帶到全世界,美式的咖啡文化販賣的無限上網的便利、一種生活的氛圍,人人上班前或午後都要手執一杯,他們的成功直接間接的助長我們對這杯黑色液體的偏執,在台北到處林立的連索咖啡店的同時,也樂見不少有個性咖啡店在師大、永康、東區商街小弄冒出頭;咖啡的飲用或許對某些專家而言是咖啡豆的產區、水的溫度以及咖啡機,對一般人而言它也不再只是提振精神的速食飲品;每一口飲入的咖啡,都是牧羊人旅行千年的文化精粹。


全文原載於樂多新文創線上誌

2009-11-11

大家都愛Hello Kitty


一開始媒體大談特談全球化、地球村這類的概念,然後「柏來品」的驚喜淡化了,大家拿著透明的酒杯談法國紅酒,衣服是義大利品牌但在東歐製造,超市裡可以買到南國的啤酒,用消費的方式我們旅行世界;大眾交通工具、網路讓看見世界變得好容易,消解錯誤的國家想像、或刻板人種印象,文化交流的速度就只是滑鼠上的「click」。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過年人到台北,整個台北空空蕩蕩的,但某日系百貨卻還是人潮滿滿,在玩具樓層,拿出新穎的大鈔我買下一本填色本,站在一個粉紅色的櫃前我興奮不已,實在想不起來何時開始流行,是同儕之間開始比較,還是大人開始覺得每個小女孩都該有一個這樣的禮物,從此粉紅色脫不了關係,一隻像徵可愛但沒有嘴巴的小貓,就成為一種女孩的代表、一種態度?現在的我,只會覺得當時的我,被消費文化入侵,而成為喜歡hello kitty 的擁護者。當可愛成為一種主流文化,讓每個女孩都要選擇以一種長不大的方式來表彰自己,把自己放在可愛這一欄的,真得不適合每一個人;也許喜歡Hello Kitty 真得不用任何理由,簡單一句可愛,大家都可以理解,只是為何集體意識認同這種狹隘膚淺的定義。


消費文化的很多部分著重行銷,三麗鷗公司成功的人物塑造,重覆的授權製造,讓這個有英國血統的小貓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招財貓;Hello Kitty的可愛還有臉上的蝴蝶結,看不見任何文化層面,你說迪士尼所創造的米老鼠、或丁丁歷險記、史努比、一休、小丸子…這些卡通人物,都還有一些性格、故事、甚至文化精神的展現。連解釋她為什麼沒有嘴巴是因為溝通交流只靠心靈即夠,但卡通裡她卻開口說話了,一切都顯得太牽強。


一次到一個瑞士四歲小朋友的房間,她拿出一個粉紅色的小提裡面有口紅、小鏡子、小梳子裡面都印有Hello Kitty,跟我說她幼幼班上大家都喜歡Hello Kitty,以往認為Hello Kitty是一種某種層度的文化殖民,沒想到非常以自身文化驕傲的歐洲人也全盤接收了,名人的助銷不容小覷,希爾頓小姐提著半個人大的鑲水鑽Hello Kitty提帶,在雜誌上的版面還不小.。我雙手讚成消費主義和市場機制,只是在每個人開始認識自己前,大概就跟那個小女孩一樣被環境教導單一呆板的價值觀,看著他滿屋子粉紅色,我想著,如果有一天世界變得差不多,那真得太可怕了,差異讓世界充滿驚奇。我真得不喜歡Hello Kitty ,大概基於這種想法。


太多時候我們要靠別人塑造世界的模樣。


* 以上Hello Kitty女超人模樣來自BoingBoing /
   Hello Kitty 35th anniversary birthday bash at Royal/T in Los Angeles
  台灣三麗鷗
  Wikipedia –Hello Kitty

2009-11-08

2005。跳舞的女人

夜晚開始下起了毛毛雨,我們走在街頭 並沒克意閃避雨絲,漫無目地的閒晃在街頭,偶爾停駐在街上的攤販前 ,才要展開的夜市與天使之城繁華的夜生活,似乎被一場小雨打亂了腳步,那一條街道彩虹的裝點,二個黝黑皮膚光亮的男人遞,給我幾張傳單「寫著 Roxy happy night ..fee:60 baht,我們並未進去,只是悠閒的四處走走看看。

拐了個彎後我們沿著「扣扣巴」(脫衣酒吧)林立的那條小街走著,每一扇門的布幔之後,都是男人的天堂,在啤酒的誘惑、好奇心的趨動下,我們走入布幔,誘人雙眼、晃動乳房、修長的雙腿,都是女性身體符號的一場大促銷,昏黃的燈光下,放著大聲的流行音樂,女郎在舞台上,穿在白色比基尼,隨著音樂 舞動身軀,你可以坐在舒適的位子上喝著清爽的夏日啤酒,用你的眼睛消費女郎的身體,有時她會看著你,有時她會解下比基尼上衣,你會看到兩顆星星貼紙對你笑,你可以示意,她便會坐到你身邊,你高興她快樂,你們倆便可以一起離開,環視店內,本地人來消費並不多,只有鄰座一對小情侶,多以國外的旅人來此消費,50元買她們一夜青春光彩
,鶯鶯燕燕笑聲四溢,女郎們與酒客不時調情傳波,一位Sugar daddy一進門,老馬識途在角落坐下,就招了二位豐滿的女子, 左擁右抱,好不快活。

『女人!你的身體是戰場』- 西蒙.波娃

女人們對自己身體的自我認同的困擾? 商品廣告裡的性符號?男人追求的胴體? …? 身體被瓜分一片一片,坐在台下的我,與坐在台上的女人有什麼差別? 身為女性 我還是沒辦法要她坐在我身邊,我用一個較遠距的方式,消費她的胴體,如果你問我,在台北卡內基裡穿著清涼,站在吧台上跳舞的女客 與在"扣扣吧"裡美國進駐時期的日本女孩或現在的南泰女孩,有什麼差別?我也說不上來,他們似乎都在夜晚,一個寂寞喧鬧的場域,快樂或有點悲傷地,等待男人的垂青,在被看與看人的儀式裡悄悄進行。

如果你沒想太多,就別太困擾,作為一個觀光客。 Just have fun !

我也忘記的事/2005年庫存回憶

2005。150元與上帝的光輝

離某某下班還有近九十分鐘,重新開幕的百貨公司冷氣的吹送下,讓我打著哆嗦離開,先到青春古怪的西門町閒晃,人像蝗蟲不斷從四處湧現,買賣的交易以快速的節奏進行,有一家150元太陽眼鏡店吸引我的目光,牆面上全是前衛合時的太陽眼鏡,五顏六色、圓方齊全,我忍不住想詢問老板,這是只能裝飾還是真能保護眼鏡(真正的太陽眼鏡),老板離開他坐的矮板凳,頂著灰白的頭髮及十分明顯的肚腩,一個大概六十歲左右的男人,嘟囔說著:「UV400入門的技術門鑑很低,之類的話…」

後來他竟然開始用跟英文解釋與說服,我一開始有點驚訝,當然更多好奇的成分,我停下來轉向他也用英文問他問題,但無關眼鏡,而是他的英文程度實在好到一個無法與他個人的工作,穿著(汗衫與短褲)與年紀作一個聯想,他在三年前開始自學英文 ,從KK音標開始,他的程度應該比大部分的台灣人還要好吧?他能很精確的使用一些詞語,使用所謂「高級」的單字,讓人驚訝他是「自學而流暢」的英文,卻從沒上過英文會話補習班,他把握每次可以跟路人練習的機會(他從隨身的袋子 拿出一本英文雜誌 及一本字驕傲的跟我說他每天閱讀的功課)
學習任何一種語文,動機應該是很重要的一環,他為什麼學習英文,因為在三年前他開始接觸天主教,他想要學習的西方的語言,更能接近上帝的榮耀與光輝,至於他為什麼突然跟我說起英文,我不太清楚他的動機,也許炫耀、也許練習,最後走來了一個在附近賣沙威碼的中東人加入談話。

我們在考試成績的累積下,開始學習英文,每個人到大學畢業至少都學了十年的英語,但我在很多時候仍然有啞巴吃黃蓮之苦,只能點頭、微笑。想當然爾我沒打算買150元的太陽眼鏡,不過得到了某個平凡小民對上帝的榮耀(及有點驚訝敬佩慚愧的心情離開)

我也忘記的事2005年庫存回憶

2005。無頭蒼蠅與人生的巧克力

最近有一篇文章引用了「阿甘正傳」裡面巧克力的意念,
延伸出年輕人追尋人生目標與夢想的概念和觀察。

假如要用一種生物來自我比擬,我大概會選無頭蒼蠅。
在生命開始面臨選擇,誰不是猶豫,徘徊?

昨天下班後,在台北車站附近,晃著晃著與一旁拖著疲倦身軀趕忙回家的人群大不相同,
相較於車站裡川流不息的過客,我一派悠,坐在鐵板凳啃著剛出爐飄香麵包。
盤算著去附近的一旁的書局閒晃,邊想邊看著路人不同的行走姿態。

在吃完最後一口麵包之前,我看到另一個也可以稱作無頭蒼蠅的人,
她往前走,又退一步;向右轉又停駐。一副向左也不行向右也難,進退維谷,原地打轉。
她具體化了我內心無頭蒼蠅的形象。
她的外表一如常人,在繁忙的車站中央裡很容易被淹沒。只是她的手杖還是提點了我,她不太一樣。

我驅前,她說:「要往四號出口。」
我無法想像她在黑暗當中缺少導引磚,她如何尋找方向。她說常常這樣,但總會找到方向!
出了四號出口,問了她下一步呢? 她要搭公車。她幾乎天天搭公車。
公車不會說話,站牌也不會叫,但她告訴我她知道,還要走一小段路才會到她的站牌。
在送她離去後。我有許多感想。有些是同情,但更多的是佩服。
在未知的前進當中,有人比我們更勇敢,即使他們看不見。


我也忘記的事/2005年庫存回憶

2005。個人成長區的書籍


你沒看過但也一定聽過台灣作家吳淡如、
或吳若權還是劉墉等人的作品
這都是被劃位在個人成長區的書籍

我幾乎每天都會去書局閒晃 除了看看書 也會看看看-那些看書的人

有人分析女人比較會注重個人成長,(相較男人)
所以個人成長區的書籍女性讀者為大宗
印象中讀者群的生活分析 會比較像是「慾望城市」夏綠蒂。
而不讀「個人成長」的其他人 或是像在慾望城市中其他的角色
他們看「個人成長區」選購書籍的人 似乎會帶有一點「其他的眼光」

電影裡,Sally 在若干年後過到Harry,那時他戴綠帽才剛離婚很失意:相遇的場景是在書店,
;Sally的女性友人對她說有個站在「個人成長區」的人盯著你,那個人是Harry.

也許電影無意指稱會站在「個人的成長區」的人是loser(生活失意者?)
但人多多少少在面臨挫折或不順時,但會想從書中求一絲指引 希望或甚至 成長?
艾倫狄波頓有出一書本叫「折學的慰藉」我不知道算不算個人成長書籍
對我來說,偉大的哲學家就算頭腦很清楚,人生也是很混渾,於是笑一笑
我不排斥個人成長的書 但生活是在書本之外 看了成長的書 不一定會成長
或也許人們會因為某本成長的書 打開一扇窗

好久之前我看到一則書評
提到一本書,「C型人生」這本書 應該蠻清楚的被放在「個人成長」的位子上
那時我剛好交了一篇「黃昏清兵衛」的報告,我提到「C型人生」想法,
老師給「C型人生」用了紅筆圈了起來。
到最近我重看這本已經有點過時的書,理念很簡單,就是人生的週期,變化不斷,
你隨時可以開始。

書還沒看完,但有一句子,我很想把他劃紅線,是有關「工作」的事
在此標記下來:

是在75頁,第八行:
但他終究覺得,如果工作「是將自己燒成灰燼而不是發光發熱」,繼續下去反而風險更大。

也許任何書籍,都不會幫你成長。
但在生命的某個片刻,你會發現某個句子正呼應你的生活。
讓你發現某個人與你有相近的想法彼此的認同,於是更有力氣往前走。
我也忘記的事2005年庫存回憶

2009-11-02

語言的困惑 困惑的語言


(瑞士航空上多種語言的標示)

我記得某次在剪頭髮時,髮型師說著他很想去美國玩,但他覺得英文不夠好。
長輩的友人大字不識幾個,但跟團或自己飛行一大把年紀,也去了好十幾個國家。在一趟轉機曼谷的班機,由於航班合併,下一航段我的右手邊坐了一個日本的老太太,她似乎一句英文也不會說,比手劃腳或是安安靜靜的;也跟我們一起飛抵了目的地。世界很大,生在島國台灣,除了日語有些文字的歷史淵源、殖民或地理鄰近留下來的便利,似乎島上大部分的人,之於英語都要費力掌握。

來去瑞士很多次,有時我一個人,有時我們二個人,似乎也暢行無阻,也許因為到訪觀光區所以自然所有的人都可以用英語溝通;而且就我的個人經驗,在法國的英語經驗最差,在瑞士英語似乎可以通行。所以我自以為是的就打算的把差勁的法語提升,如果待再久點再來想德文的事,但事情總是出乎我的意料。

先是去年,人在歐洲時遇到一個老太太,有機會一起同遊義大利、瑞士;我非常欣賞這位老太太,她是一個教育家、出生法國貴族英國長大、丈夫去世前是一位在英國女皇共事的爵士,她非常有智慧,講了一口非常好聽與精準的英式英語,但我程度再普通不過的「美語」,還有普受美國大眾文化薰陶的美語(e.g.,Friends、還有很多教材愛教的俚語),一句回答「OK!」都顯太不及格,臉皮不太厚的我,被善意的糾正幾次就叫我想很久,之後還有遇到一位英國太太,我說她女兒很「cute!」,音量太小席中有人沒聽清楚,她就用厚厚的英國口音說「那是美國人說的!!」。此次我連能不能好好用「英語」溝通都開始懷疑了起來,是不是真得要抱著莎士比亞來趟英文素質的大提昇。

法文更是一段曲折,因為喜歡電影所以接受了全盤法式浪漫(金馬影展手冊很多年封底的廣告都是a什b ),所以好像要點歐陸的文藝氣息,把b發成「逼」,好像怎樣就不對味,那時的我,不堅定的心遇到不適合的老師,好像法文就好像一個不合時宜的夢;再多年後又因為朋友邀約,加上有些講法文的朋友,就近去了師大,很快樂的學習,再到上海後又到瑞士,有些惡夢才開始,大家的進度都超前我一個多月,我也不知怎樣還跳了一級,等到要上課時,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用法文跟老師閒聊,在zurich canton(省/州),基礎教育中每個人要接受五年的法語教育,其他國籍的人也因為語系之便較有優勢,之後我每次上課都像是騎虎難下。

瑞士的官方語言有四:*瑞士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及羅曼語。雖比不上印度的龐雜但比起台灣動不動吵起族群與語言意識型態,即便不同語區的人可能無法用母語溝通,但四種語言倒也相安無事,最多人使用的為*瑞士德語、再來法語及義大利語,羅曼語,依次約為64%、20%、10%、不到1%(概略數字)。所以你哪在哪個語區、就使用哪個語言,而官方文件及各類標示,小到一盒巧克力的包裝都會標示主要的三種語言,而羅曼語使用的人口正在逐漸減少中,因為受到政府重視制定為官方用語,但實際使用上只在恩加丁谷那一區。而每一個canton(省/州)的語言教育由於自行投票的結果,所以每處都有些相異,但因為特別的語言條件,大部分受過良好教育的瑞士人大多可以自然流利的使用二種語言。

在這裡待一陣子,我所遇到的新朋友都能說上流利的英文,所以溝通上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很幸運的這些朋友也都可以說三種以上的語言,德文、法文、義大利文、及英文,或其他外語;在餐桌上的話題,就在不同語言中切換中渡過。也許有些人知道,在歐洲用餐或是Dinner party,一對couple理所當然不會坐在一起,不覺得有人得有義務幫我翻譯,(雖然我會十分感激如果有人這樣做),於是乎在聽不懂語言的狀態下,我放空的時間更延長了。

絕大部分的時間,由於你是一個外國客人,話題還是以英語進行,但某些時候語言上最巧妙的點似乎非得用某種語言描述時,在眾人大笑時,只能微笑但心裡尷尬不斷,有時笑點可以被翻譯,有時雙關語的笑話在費力說明下顯得好乾澀,但當一群人都有共同語言時,很情不自禁的大家就會開始用母語聊天(我們跟最親愛的家人朋友談話,如果可以講中文大概不會用英文),因為語言的使用習慣遷涉到講話的對象,例如媽媽是義大利人,爸爸是美國人,孩子很習慣的就用不同的語言與雙親交談。由於理解,所以並不覺得因為語言的關係而被排除在外,只是那種微笑不語,但雙目交接,但沒辦法理解內容的尷尬還是不時困擾著我,所以每一次出門聚會我都必需要幫自己打強心針,大多時候我都想像自己像伍迪愛倫,在電影中典型叨絮的獨白,看著眼前發生的事,好像有點不太相干但加與評論,在無法閱讀聽覺的語言環境,像是隔層紗,雖然讓我比較超然的看著週遭,對於欲言而止的窘境,目前暫時還是無法像是去超市買東西,看不懂就買回家實驗,下次便明白,還要好多年,才能掌握不同的語言,但語言真得只是溝通唯一最重要的事情嗎?我有時會自問,或是該適時的主導話題?但當眾人說著摸不著邊際的德文,唐突的插話,只會顯得粗魯無理,所有時我都覺得外出的晚飯我總是吃太多。

目前我有非常多很糟的經驗,但最慘的經驗,要是某次與一群法國人的晚飯,八個人是我最難掌握的人數,因為人一多無法全桌對談,但八人以下很容易在一群已認識許久的朋友間引起一個共同的話題,當在l’aperitif(餐前酒 :通常在交誼廳喝點香檳吃醃漬橄欖之類)聽聞我很有上進心的不學德文學法文後,在晚飯從主菜到點心,我一直處在出神的狀態,連有時英語變成主要語言,我都自顧自的漫想,但還非常配合的在大家笑時,也適時發出二聲乾笑。坐我右邊的是一個巴黎人(純正的美國腔英語)從事金融但狂熱高空跳傘(對!從飛機上跳下來),一個晚上不停講,從頭到底連珠炮的談他個人接觸華爾街大騙局的個人秀,我只聽懂麥道夫(Bernard Madoff)的名字,(慶幸這件事鬧很大,加上平日有看新聞的習慣),對面的飛行員講他登山及高空迫降的經驗,大概是我晚上記得的二件事,他們都說法語,我適時的被左邊的人詢問,是否跟得上話題,我搖搖頭,簡短說了「NO.」而被告知的。所以那天晚上我吃完了一大塊甜到發昏的蛋糕,還很熱情的索取了另一塊。

但我也些非常開心的經驗,其中一次是在最近發生的,我們受邀到Zurich West一間非常美麗的公寓,有義大利人、法語人數是優勢、也有澳洲人。晚餐的主人曾在20年前,在日本攻讀核子學博士,他在日本的經驗跟普遍日本人的英文一樣慘,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核子學博士,想來也非常厲害,能說義大利、法語、英文)但他說日語對他來說非常痛苦,他花了二年的時間才有辦法溝通,融入社會,大部分的時間他問路說日文,日本人用英文說「No English!!」然後逃走(現在應該有好一點了吧?)唯一,一次正面經驗是在滑雪時有機會跟人交談,脫下眼鏡及頭套時,那人才發現他是外國人,他說那是人生最光明的一刻。語言的困惑大概他也能感同深受,所以一個晚上他非常誠懇的請大家用英語交談,在安排坐位上也安排澳洲人坐在對面,讓他的太太坐在身邊,她總是善意的之整個晚上適時幫我了解、法語及義大利的內容,晚「飯」的竟然有電鍋煮的白飯,真得讓我感動的要落下淚(這有樣說太搧情我承認)。


昨天聽了一個網路上的演講,主題是情緒與學習,一言以蔽之腦容量有限,如果帶著負面情續學習效果必差,所以帶有射手座樂觀性格的我,一下子走出小胡同,我換讀書的座位移到看得到院子與天空的地方,想像有一天也能用歐洲古代貴族的語言流利的交談著,不單只是溝通,在語言困感我的過程中我差點忘記,語言所能為我們開啟的那扇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瑞士德語是一種跟標準德文不同的方言,瑞士書寫是以標準德文而口說是以瑞士德文為主,
但使用標準德文者是不太可聽懂瑞士德語的。瑞士所使用的法語跟義大利語與在法國、義大利的用法大至相近,
但腔調或使用詞彙有小差異,但彼此溝通並沒問題。

順便一看: